新闻专题

让全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山乡巨变”

中国作家网 | 2023-06-19
分享到:

让全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山乡巨变”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海外版权推介座谈会举行

  6月15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海外版权推介座谈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

  6月15日北京图博会上,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海外版权推介座谈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入选作品《白洋淀上》作者关仁山、《热雪》作者王松结合作品内容与自身创作心得与现场读者倾情分享,并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刘洪涛对谈,就新时代文学的创作成果、作品特质、传播方式等方面深度交流。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总编辑张亚丽,副总编辑颜慧、王松以及湖南主宾省相关嘉宾出席活动。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助理研究员李壮主持。

关仁山畅谈《白洋淀上》创作心得

  作为一部全景式抒写新时代山乡百姓生活的厚重之作,《白洋淀上》是以2017年至2022年白洋淀新区成立和乡村振兴为大背景,以白洋淀渔民王永泰和他三个儿子王决心、杨义成和王德为核心展开的命运故事。在这部书写新时代雄安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长篇小说中,作家关仁山着重塑造了王决心、乔麦等人物,他们从普通平凡的生活中走向广阔的时代,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乡村新人。关仁山说,创作《白洋淀上》是他对自己书写的一次重新认识与全面打开,这部小说试图采用的全景式视角,要求他在写作时纵横交织地全面体验生活,了解一切与人物命运相关的故事。“一枝一叶都要考察清楚,才能写出新时代中国的巨变,以及新时代中国人的气质。”同时,如何让海外的读者正面地了解当代中国,也是作家必须肩负的使命。关仁山认为,在现实生活的巨变中,人是最重要的。劳动人民的新生活不断发展且富有生命力,值得每一位中国作家用心用情用力地书写,并积极地向全世界读者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

王松畅谈《热雪》创作心得

  继《暖夏》之后,作家王松又创作了《热雪》,书写新时代乡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以及“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用文学的方式全面展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历史进程。《热雪》以传统的评剧为引,聚焦新时代乡村新人物,尤重对回乡青年群像的生动刻画,同时还塑造了“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在时代大潮中心态和思想意识的改变。王松说,新时代山河壮阔、山乡巨变,时代要求作家用中国方式来讲述中国沃土上的中国故事。《热雪》真实表现新时代山乡巨变中的人与事,在写作过程中,王松深切感触到中国乡村中蕴含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质,文化的“胎记”决定着具体地域的人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思维逻辑方式乃至语言的表达方式。“所以,这也就又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走向生活深处的路径。”王松说,源于传统文化的文学气质沉睡已久,而新时代的巨变正在将传统文化不断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间重焕生机与光彩。

海外出版人关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

刘洪涛介绍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情况

  刘洪涛以湖南乡土文学传统为例来说明自己对“山乡巨变”创作的看法。“湖南乡土文学有两个传统,一是沈从文传统,一是周立波传统。这两个传统交替发生影响,共同塑造了湖南乡土文学的基本面貌。”刘洪涛认为,湖南乡土文学的两个传统内在联系,共同见证了百年乡土中国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乡土书写的与时俱进、常写常新。刘洪涛认为,新时代中国作家书写“山乡巨变”,应清晰地意识到文学传统的内涵与肌理,并在此基础上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获得更大的历史纵深,真正把握新时代新乡土的脉动。

李壮主持座谈会

  多年来,刘洪涛长期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曾主编出版大型“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丛书”。刘洪涛认为,传播到海外的中国当代文学始终面临着“异质性”问题的根本性挑战,这体现在文化、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体系三方面。面对这种异质性的挑战,一代又一代中国作家、翻译家与文学编辑和组织工作者一道努力提升当代文学海外影响力,已经卓见成效。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成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创办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几十年间翻译出版大量新中国文学作品,形成了由国家力量主导的译介和海外传播模式,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刘洪涛说,“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种文化力量,而文化是能够改变观念和现实的巨大力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在异域空间的力量投射,它以创造性的力量和多种多样的形态参与到了世界文学的创造中,“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从中国走向世界,也将凝聚、组织、化合地域文化和洲际文化,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31 16: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