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家出版社 | 2019-06-13
分享到:

  5月25日下午,作为我校“大学悦读,阅读大学”系列活动之一,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我校知行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副校长王丽萍出席研讨会。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张亚丽,文学评论家敬文东、鲁太光、李云雷、刘大先,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进文、党委书记赵丽芳、副院长杨天舒以及师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对《旧林故渊》一书进行深入研讨。副校长宋敏主持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张京泽在致辞中指出,长篇小说《旧林故渊》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与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呼应,体现了保护传统村落,振兴现代乡村的主旨。作者吴仕民同志长期致力于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及民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吴仕民同志把思乡之情倾注于笔端,形成了一部部独具魅力的文学作品。张京泽强调,吴仕民同志热爱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研讨会上,吴仕民阐述了这部长篇小说《旧林故渊》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构思。他指出,文学即是人学,创作的关键点在于对人性的把握,《旧林故渊》的创作更多地是从人本的角度考虑主题和架构故事。他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为例阐述了生活的本真应当是追求一种自由的境界。同时,他解读了作品中的许多细节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家乡的滋养。最后,他希望大家始终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微信图片_20180530105545

  马国仓在发言中表示《旧林故渊》这部长篇小说读来有赏画的感觉,读来有品诗的味道,读来有审美的享受,读来有叙事的跌宕,读来有文化的魂魄,读来有向上的力量,读来有深深的思考;鲁太光充分肯定了小说《旧林故渊》的内涵十分丰富,叙事体现了一个渔村在改革开放后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对生态文明、对人性的回归,是作者用心灵回馈家乡的一部佳作;李云雷指出《旧林故渊》开创了新的小说写作的范式,小说立足于现实主义题材,以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来结构整个故事,着重点不在于塑造人物性格,而是描绘群相,塑造关系,展现了一个渔村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使小说充满了历史感、厚重感;敬文东通过《旧林故渊》中的若干细节指出小说深得明清小说的精髓,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性,体现了乡土之魂;闫作雷指出作品中的乡村以渔业为生,是对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村文学的重要补充,小说在处理国家、市场和传统三者的关系上展现了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这在既往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十分难得;杨天舒从小说中的自然与风景的角度切入肯定了作品是一部含义丰富的生态主义小说文本,小说表达了中国古典山水和田园文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人的心灵与自然山水草木相和谐的状态;张敏指出小说巧妙地利用民间文学资源,将建设现代乡村、思考人类生存等重大现代性命题与新文学写作的民族性传统完美融合,是一部文化自信语境下的优秀之作。与会评论家、师生代表从各自的学术背景、生活阅历和阅读体验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热烈研讨,在文本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多角度展开解读,高度评价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旧林故渊》这部长篇小说,以陶渊明诗歌鱼和鸟为意象,以破解“五宝”的秘密为线索,以构成人体的首、颈、肩、胸、腹、腿、足为篇名,大手笔地将地域特色、鲜活人物、曲折故事、诗意表达融为一体,着力描摹人类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难题时的心灵挣扎和自我救赎,深入思考人类在处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关系时的矛盾冲突和理性抉择,对于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作者吴仕民,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党组成员,十二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过多篇散文和中篇小说,并有多部作品获奖,创作反映20世纪40年代鄱阳湖地区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铁网铜钩》,201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引起较大反响。长篇小说《旧林故渊》是继《铁网铜钩》后作者的又一部长篇力作。

微信图片_2018053010553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