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古都西安举办的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著名作家贾平凹成为现场读者关注的焦点人物。在作家出版社主办的这场读者见面会上,贾平凹与评论家王春林、翻译家迪兰就中国小说走向世界的话题展开了对谈。
持续两日的书博会恰逢西安高温炎热,昨日最高温度更是超过40摄氏度,但酷暑挡不住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内读者的热情,馆内时常能看到等待付款购书的读者排起了长龙,许多作家见面会和沙龙活动前也是人头攒动。
作为陕西本土作家中的佼佼者,贾平凹在书博会上受到了读者明星般的追捧。昨日的读者见面会设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最大的主舞台区域,但观众席仍旧被读者挤得满满当当,站无虚席,连过道都被堵得严严实实。货架上贾平凹的作品也被等待签售的读者购买一空。据主办方介绍,书博会开展两天以来,销售量排名前三的图书《秦腔》《浮躁》《废都》都是贾平凹的作品。西安当地媒体都戏称贾平凹是书博会上的“顶级流量明星”。
“每一届全国书博会我都会参加,这次是在家门口举办的。我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贾平凹首先对主办方作家出版社表示了感谢。作家出版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出版贾平凹的作品,如《废都》《秦腔》以及去年出版的《山本》,“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协系统下的出版社,是出作家的书最多的一个社,我重要的作品都在这里出版的。”贾平凹说。
加拿大翻译家迪兰目前正在翻译贾平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秦腔》,因此读者见面会自然从贾平凹作品的翻译谈起。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早在1991年就被翻译成英文版发行,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贾平凹的创作持续高产,但翻译却裹足不前。贾平凹表示,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长期居住在西安,与国外的汉学家交往较少,在翻译上显得有些被动。不过近年来,贾平凹的作品翻译进入了一个爆发期,他的作品翻译成外文的已有30多种。“所谓世界的文学,其实就是翻译文学,不翻译出去是看不懂的。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读外国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翻译作品给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帮助太大了。”贾平凹说。
然而说到自己作品的翻译,贾平凹也承认,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绝非易事,“我的作品里有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所以我最怕文字中的味道翻不过去。我跟一些翻译家交流过,他们都认为文字之外的‘言外之意’是比较难翻的,也反映说‘你的作品翻译确实比较难’。”
说起翻译难,迪兰便倒起了“苦水”。他说,自己翻译《秦腔》的时候,原本担心书里的方言会是障碍,后来发现方言并不是问题,最难的是书里对戏曲的描写,“比如在《秦腔》中,夏风跟白雪离婚的时候,放了一段《辕门斩子》,你如果不知道杨家将的故事,你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放这段秦腔。”
贾平凹表示,这些年他和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沟通多了,就会经常邀请他们来陕西看一看,了解一下这里的山川地貌、人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更多了解小说背后的中国文化和社会面貌。他说迪兰上一次和另一个翻译家来,他们不知道窑洞是什么概念,贾平凹就带他们去看窑洞、去易俗社听秦腔。同时他还会通过邮件与翻译家们沟通,他发现当作品写到农村题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让外国翻译家一头雾水的词汇,比如生产队、记工分、粮票等,“如果不解释,外国人想象不到这是啥东西。”
王春林感慨道:“我们文学界一直有一句话——美文不可译,越是微妙的东西,在翻译的时候就更容易丢失。文学翻译某种意义上比文学创作更困难。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不仅要具备双语能力,还必须对文字背后的文化有深入了解。我们应该对这样的翻译家表达敬意,正因为有他们才能让我们今天的文学交流成为现实。”
谈到下一步的写作计划,贾平凹表示,自己过去写的作品总体来说逃不出两点,一是围绕秦岭发生的故事,二是中国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情,以及各个时期的人们的生存状况。当他回顾自己的作品时,发现反映城市题材的作品较少,“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了,好像城市题材只写过《废都》,后来写了《高兴》,但严格来说《高兴》也不是城市故事。”贾平凹透露,自己目前正在筹备一部城市题材的小说,计划明年与读者见面。
据了解,作家出版社在本届书博会上准备了百余种图书,其中既有2018年度“中国好书”《主角》《大国重器》《小翅膀》,还有金一南青少版《苦难辉煌》、儿童文学作家李迪《丛林豹》系列,集中呈现在书博会B1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