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非虚构写作:远方,有更深远的未知在涌动

中国作家网 | 2019-07-02
分享到:

  我并非想为这些小人物立传,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世界原本是由这些小人物组成,正是这些小人物制支撑起整个世界,她们的故事需要关注。

  ——郑小琼《女工记》

  “生活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可能性,只留下了仅存的立足之地,有时看起来相当于一条蚕、一匹围绕磨盘的牲畜、一个除了内心发条不能移动的钟表的位置。但在这个仅存的位置上,他们生活的质地和纹理,比显眼的舞台上的布景更切实。”

  ——袁凌《青苔不会消失》

  我决心书写这个群体。一旦他们进入我的视线,而且调动起了我越来越强烈的表达欲望时,我意识到,在进入他们的生存肌理时,首先要从心底避免介入式的冒犯,而要尽量采用浸入式的交流。我特别害怕不由自主的优越感,凌驾于他们的讲述之上,更害怕他们不经意中讲出的人生经历,在我的笔下,经由文字被轻佻地包装成他者的故事。

  ——黄灯《大地上的亲人》

  当下,人们的目光日益从个人发展诉求深入到对社会生活变革的认知与体察,非虚构这一富有故事感的创作形式恰好为国民表达需求提供了切口。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写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似散文一般抒情,而显示出一种“无情”之情,在克制情感中力图以冷静、客观的笔调从个体经验中表达时代经验。

打破职业边界,非虚构写作现蓬勃生命力

  世相众生的民间可以说是非虚构文学热闹且活跃的现场所在。在对他者的记录与叙述中,一方面疏通着文学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在行进式的经验里无限探索并抵达着真实。

  得益于新媒体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为非虚构文学的主要传播媒介与阅读载体。“相信每个人微小的写作,都是动人的时代纪录”——成立于2011年3月的“中国三明治”项目专注于普通人的非虚构文学创作及其影视孵化,设有专业媒体平台以及三明治写作学院,挖掘并培养了不少优秀非虚构写作者。

  以记录时代进程,关注个体处境为愿景的“真实故事计划”微信公众号每天推出一个打动人心的原创真实故事,创立一年来全网订阅用户已过200万,第二届“真故”非虚构写作大赛正在进行中。

  2018年7月,澎湃新闻上线“湃客”频道,在此之下设立的非虚构写作专栏“镜相”,致力于非虚构文学写作,倡导文章兼具充实的信息量和有生命感的叙事属性,帮助人们理解自我与他者,观察时代棱角。上线半年,“镜相”取得逾4.3亿总点击量。不久前,“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大赛举行,邀请到王安忆、李敬泽、金宇澄、毕飞宇、梁鸿等担任评委,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湃客工坊”实时发布进程。

  写作技巧传授上,涌现出大量非虚构写作课堂和相关培训,甚至还有以亲历者口述的播客形式探索非虚构新路的FM电台。当年《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时,时任主编李敬泽曾说的“觉得这里边存在某种可能性,有土壤就先开垦试试,结什么果且耕且看”到今日已可以嗅到蓬勃的生命力。非虚构写作成为新宠,专业媒体、自媒体、文学作家都在为揭示中国社会脉络变化而对非虚构叙事做出多元尝试,重要的是,非虚构创作对真实经验的客观叙述与近乎“零度”还原生活让文学得以在场性的亲切姿态贴近大众,使其在大众阅读市场中拥有着广泛的接受度、认可度与参与度。

不加掩饰的现实,是另一种人生

  观察当下非虚构创作,无论是媒体记者对社会事件的深度进阶式呈现还是普通百姓对身边人事的描摹观察,焦点最终都落在生活与人。《文学报》曾刊登“非虚构写作六人谈”的组文,青年评论家宋嵩说:“近十年来非虚构写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通过一种足够的诚意,以个体的形式自觉参与了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这些人们努力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物很大程度上并不为群体熟知,对安于日常的许多人来说,那是另一种生活,甚至另一个世界,非虚构文学捡拾起了这些生命的片段.

  “真实故事计划”出版的非虚构作品合集《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写下故事的人并非职业作家,他们是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工作的寻常百姓。《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寻母2840天》《迟到半个世纪的情书》《被重点班吃掉的孩子们》《在长江大桥下救下323名轻生者》《住在我楼上的绝命毒师》…… 有读者说,这些民间万象让人看见了人生路上最真实的痛和最没有掩饰的美。现实,是非虚构文学的最终指向,也是作者试图传递给读者的真实。上世纪60年代左右非虚构文学在美国引发热潮的原因也是如此:飞速发展的社会使得大众已不再满足于从虚构文学中摄取对现实的认识,转而通过非虚构文学认知可能的存在与生活。

  为何非虚构文学会如此吸引人?著有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的作家梁鸿认为,需要行走甚至冒险才能实现浸入式书写的非虚构文学中,作者放弃了想要提出总体问题的意图,更愿意把琐细、充满多个方向的生活内部准确而深入地刻画出来。文本所呈现的事实和情感状态是柔软富于弹性的,文本内部有开阔空间和多向思考地带,赋予读者不同角度与层次的理解。批评家张莉直言,非虚构文学之所以能在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中异军突起,正是因为作者以融入的姿态去感受、倾听和理解身边的现实,满足大众“所有文字都与我们身在的当下现实发生所有能发生的关系”的要求。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曾以“倾听他人”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非虚构写作,他发现通过非虚构写作,写作者能够主动触摸历史,了解社会,从自我意识走向他者意识。有马来西亚留学生写自己在中国的长辈亲戚,有学生写去韩国打工体验生活的朋友,有人写自己的外婆——一个被时代解放的女性…… “非虚构写作强调平民视角,可以启发作者观察人物、事件的角度与态度,进入更广阔的视野中,重新思考和建立自我与生活、与现实、与时代的关系,将自己与他者、家国、历史勾连起来。”

  不少读者将非虚构作品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新闻,张慧瑜强调,非虚构文学不是新闻写作,也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对生活的深度挖掘。在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故事中,去发现个体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传奇性,这需要写作者具有敏感地观察能力和社会分析能力。“非虚构写作并不容易,要求综合素质,既要有文学、新闻素养,也需要社会学、人类学知识。”

远方,有更深远的未知在涌动

  非虚构文学界仅仅忠于现实就够了吗?并不尽然。非虚构写作需要的艺术造诣并不比虚构文学少,面对大量鲜活现实,非虚构文学要警惕的是不被其所淹没。评论家杨庆祥指出,非虚构文学并不是不虚构、反虚构,而应该是“不仅仅是虚构”,它有两个指向,行动指向的是经验,经验又需要想象力予以激活和升华。“大部分非虚构作品仅停留在反虚构层面,没有将作者主体性进一步延伸,在想象力(虚构)层面提供有效行为。”

  阅读近年来非虚构作品,尤其是产生于民间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不难发现,大多创作趋近于冷静而客观的讲述,行文布局虽不乏作者的立场与思考,但当非虚构文学最终仅成为生活故事的投射,意义何在?对此评论界不少声音表示,许多非虚构写作者的视野并未完全敞开,固有知识及思想的匮乏限制了非虚构文本所能抵达的深度,尤其存在对苦难的过度书写。

  此外,IP孵化升温也让非虚构创作多少受到商业因素影响。不少非虚构文学比赛都为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争取到了版权交易机会。相较之下,非虚构创作为投合市场热度追求主题新鲜、情节刺激而疏于承担社会责任、疏于人文关怀成为潜存问题。

  如何使非虚构文学在未来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建构良性发展空间与文学生态?评论家蔡家园提出,非虚构始终是一种文学创作,文学性不可少,写作者不能放弃文本的诗性追求。在此基础上,以一种整体性观照视野努力发现时代典型。非虚构具有开放性的写作特质,作家需要在反思中行动,放弃惯性思维,以漫游式、对话式的姿态进入生活和历史。

  正如梁鸿所说,现实是混沌柔软、模糊难辨的,生活像潮水一般不断涌来,每一次都携带着新的泥沙,新的微生物。它们都预示着:远方,或者就是当下,还有很多我们尚未发现的事物,那些未知的、更为深远的东西在涌动,诱使你继续往下思考。 (周茉/文)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5/06 17:56:31